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江馨玲(Lorraine Kiang): 你所做的就是你與畫廊的本身的一部分!

引言:於2010年落成的香港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乃是經營現代與戰後藝術大師之作的巴黎馬凌畫廊(Malingue gallery)創辦人之子愛德華.馬凌(Edouard Malingue )與畫廊總監江馨玲(Lorraine Kiang)的共同創業結果。而其偏重概念、學術與實驗性的展演規畫與經營項目,亦使其僅憑短短數年的累積,就取得了本地與國際的普遍好評。偏重學術性的藝術品就市場銷售面向而言固不易,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經營如此形態的畫廊則更是困難。而其中的經營策略、遭遇經驗、現況觀察與未來期待,即是本次專訪所欲分享的核心所在



「有時藏家們會希望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收藏藝術家們的創作,但比起藏家,其實我們比較喜歡尊重藝術家(笑)。也因此,我們更希望能做到讓藏家尊重我們與藝術家們的工作方式。」
——江馨玲Lorraine Kiang

我們想要的是一間沒有其他人在做的畫廊!

即便同樣在香港設有畫廊的此刻高古軒(Larry Gagosian)已將在倫敦市中心成立其旗下的第十五間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並透過此策略在數十年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馬凌畫廊想做的卻是正好相反的事情。其不是全球分店的跨國品牌經營,也不是集中在高級大夏中的頂級畫廊群,而是一間全球僅此一家,卻仍能吸引人們前往拜訪的獨特畫廊。為此,馬凌已分別於父親的畫廊與倫敦培養了充分的藝術經理人專業,而江馨玲則在紐約取得了藝術史與經濟學位,與紐約、香港佳士得(Christie's)的工作經驗,並攜手以總價約24億新台幣的42件畢卡索(Pablo Picasso)作品做為畫廊開幕的初次呈現,並在亞洲收藏市場中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而在此後,馬凌畫廊隨即轉型朝向兩人的真愛目標——概念與學術導向的當代藝術,並透過一系列細緻而高品質的策展計畫,快速地獲得了國際與本地的普遍好評。而即便馬凌畫廊將自身定位為一間堅守亞洲本地的畫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對於亞洲以外的其它地區有所忽視。也因此除畫廊本身的展演規畫外,馬凌畫廊亦有四處奔走主打國際藝博會,以及與經由策展人合作在外地推出快閃展覽的雙面游擊策略;前者對應著瞬息萬變的國際當代藝術市場,後者則有具有更高度的當代策展與學術傾向。正如去年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與策展人呂岱如合作的展演「物非物」,基於展演頗具國際規模,故其保險、運輸、場租與各種人事開銷都遠較畫廊內的展覽要高出許多。而雖然其中作品多是可銷售的,但其近似美術館的展演氣質,又讓人幾乎嗅不到一絲商業意圖。即便展覽最終並未取得銷售面的佳績,且觀眾反應亦難以計算,但江馨玲認為:「經營學術性展覽的畫廊在亞洲相對稀少,但其影響力又十分重要,即便觀眾需要一些時間回顧才能比較容易了解,但許多當代藝術形式都需要經過這樣的過程。即使市場面向相對困難,但做這種展覽的原初目的就不只是吸引藏家。且每一次的合作總是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產生新的交流網絡,這些都會為畫廊的長久經營帶來不可預期的正面影響」。


我們原本就知道市場很難,所以常想做到自己滿意就好

在畫廊逐漸走上軌道後,馬凌畫廊更進一步縮小其專精面向,並將目光鎖定在中青世代的藝術家創作。正如當人們欲精確認識自身位置之時,除要掌握本地時事,也需透過國際新聞瞭解世界趨勢,而來自香港、中國、台灣、歐洲、美國與南美的的十數位合作藝術家正也體現著相似的寬廣視野。江馨玲表示:「我們對概念的開放度很高,但選擇藝術家的同時也會重視亞洲與國際交流的面向;不同年齡與地區的藝術家一起展出,這種交流是很有意思的」。對藝術想法的堅持,讓馬凌畫廊持續釋出相對優渥的條件給具前瞻性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即便這些高水準的展演未必能取得相應的市場反應。「學術導向的展覽販售機會非常少,我們也常會戲稱這是非商業的展覽,也因此在經手這類展覽的同時,我們還是需要透過二手市場的經營來平衡開支,但這些只會在藏家來訪時才呈現給他們看。而除了西方現代大師作品之外,我們也會去找趙無極、朱德群等華人藝術家的作品,並協助藏家的作品託售」。

畫廊要維持活動本身就不容易,其營運項目又因人們逐漸習慣去拍賣會與藝博會買作品而受到稀釋,前者意味著公共認可,後者則有可一次大量接觸作品的優勢,故現在會拜訪畫廊的觀眾人數已不如從前」。上述種種對於支持年輕且概念導向的畫廊而言固然是不利條件,但偏重學術、研究與前瞻的藝術形式也不僅是畫廊經營者的私人興趣,而是對國際藝博會的參展評選也有其正面效果,故即便這些作品獲得私人藏家親賴的機會並不多,但馬凌畫廊在國際藝術媒體留下的印象卻相當鮮明。又基於本地藏家對此類藝術形式的態度相對保守,國際藝博會對其作品銷售的影像就更重要。江馨玲補充道:「但藝博會的參展費用也很高,所以必須盡精確挑選適合我們畫廊的展會,且參展同時也要盡可能掌握當地的人事鏈結」。而在藝博會與私人藏家的作品交易之外,公私立美術館的合作也是重點,「基於作品收藏對畫廊的未來影響,一般畫廊或許會因此給予一些知名藏家特殊的優惠條件,但我們通常不會,畢竟我們不會為了這些原因就把作品降價讓給藏家。由於美術館對於收藏普遍有較為具體的規定,也因此合作會相對簡單而直接,與此同時也更能尊重作品的概念與展示條件。但由於美術館的預算限制,故除對作品本身的興趣外,藝術家的成熟度與歷史定位也會十分關鍵」。學術與市場性的兼顧本就不易,而為求展演品質各種開支亦無法妥協,故至今為止馬凌畫廊的資金來源主要還是仰仗二手市場背後經營,「我們常想做到自己滿意就好(笑),市場不是我們想針對的問題」。


只要展現熱情,藏家也會藉此去欣賞你所談論的藝術家!

由於機構支持還是可能會影響到藝術家的步調、題材與關懷,因此對我們而言維持獨立還是最好的,即便這會使畫廊的維持更加困難,但這就是我們想做的工作。要能堅持自己的興趣與自我認同,你做的展覽就是你與畫廊本身的一部分,這對畫廊而言是重要的」,江馨玲表示。而這份對展演與畫廊主體性的堅持,也並非純粹的個人偏好,而是當一間畫廊重視銷售勝過自身所愛之時,其展現的外在形象也往往會相對破碎且缺乏個性,而這在面對畫廊的國際競爭與藝博會的評選場合時,就會成為相當不利的因素。而對於有意朝向相同目標前進的讀者,江馨玲建議:「首先是要對其經營的藝術品有強烈的興趣,畢竟現階段觀眾對學術導向的藝術認識普遍不深,因此你就是串聯藝術家、觀眾與藏家的媒體。你不需要很會說話,但要能展現自己對藝術的欣賞與熱情,展現這份熱情,藏家也會藉此去欣賞你所談論的藝術家」。

此外,由於畫廊編制普遍較小,工作同仁往往必須什麼都會,無論是銷售、運輸、保險、倉儲、研究與寫作,都要有完整而仔細的認識。此外對人/社會的研究式興趣也十分重要,「畫廊必須與人溝通,讓藝術容易被瞭解與接受,也因此必須對於群眾的交流方式與習慣有所瞭解」。而至於學院式的藝術專業,江馨玲反倒認為那是次要的,「即便我自己是主攻藝術史與經濟學的,但就目前的經營心得,其實只要你打從心底喜歡當代藝術也有其相應的敏感度,那麼除非你想從事研究工作,否則真的不需要太多額外準備,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工作經驗就好了。而若你想要開一間屬於自己的畫廊,那就必須要能堅持自己的方向,以免被藏家的意願改變從而失去畫廊的自我」。即便馬凌畫廊成立至今不過五年,且其所推廣的藝術類型之於市場反應更需要時間,「但就目前我們收到的回饋,即便人們未必欣賞我們做的每一檔展覽,但對我們畫廊的活動方向還是普遍抱持好的評價,或至少會肯定我們的展覽水準與工作方式」。採訪中筆者感受最深的是馬凌畫廊的信心,以及面對阻礙卻不亂陣腳的經營態度,年輕的馬凌畫廊有著一相當成熟且樂觀的靈魂。維持獨立自負盈虧的同時,還能堅持夢想與品質,即便市場的回饋尚需等待,但這夢想與現實間的相互平衡,對許多夢想家而言,或早已是份得來不易的珍貴幸福了!



關於受訪者:江馨玲(Lorraine Kiang
來自台灣家庭卻在香港出生長大,曾在旅居紐約長達七年攻讀藝術史與經濟學,畢業後隨即進入紐約佳士得(Christie's)西畫部,並隨著亞洲市場興起而調任至中國瓷器部。2009年再次因市場動向而調任至香港佳士得,隔年與愛德華.馬凌(Edouard Malingue)共同創立現為於香港中環的馬凌畫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並營運至今。




(原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2015年7月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