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藝術做為公益與社服實踐:從「三名志工」到「三明治工」
























2011年李萬鏗與曾韻潔兩人,因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的課程,而在開課老師陳愷璜的領路下踏入了位於八里,用以收容重度身心障礙青年的樂山教養院,並順應著課程規畫於院區中進行考察與創作發想,除激發出一系列緊扣樂山教養院,結合藝術創作與社服實踐的創作成果,同時也促成了其後位於「竹圍工作室」的成果展演。即便只是研究所學程中的一個環節,但在半年間持續回往返學院與樂山教養院的生命經驗,亦使得兩位創作者的藝術關懷產生了關鍵的轉變。而在隔年輔取得學位的謝若琳加入後,三人一同成立「三明治工」工作室協助樂山教養院的相關設計案。進而在該年底,因應教育部的「U-START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第二階段補助門檻需求,而將工作室立案為有限公司,且於隔年獲得U-START計畫文創業的首獎殊榮,從此正式的從「三名志工」變成了「三明治工」!


那些學院沒教的事——從「創作」到「創業」

基於專為公益與社服機構服務的設計團隊在國內仍不多見,且公益社服機構間的人際網絡並不疏離;配合著團隊成員的設計、創意與資源整合能力。除持續與「樂山園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相互配合外,亦陸續與「台灣破冰專業服務協會」、「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O'rip生活旅人」與「禾伸堂基金會」等社服機構以及企業基金會展開各種合作,除平面設計外,近年也開始進行活動與展演規畫。業主們的口耳相傳與邀約,使得工作室即便資歷尚淺,但在獲取案源方面也並不困難。當然以公益/社服之名,同樣的案件規模,其勞動報酬顯然不如一般業界行情;但基於案源充裕,透過以量製價的營運模式,使得工作室如今不需補製仍能妥善地平衡收支。即便工作室成員多半也有過工作經驗,但成立公司所需的相應知識與技術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而學院訓練以及培養多年的藝術知識在此同樣無法適用,三人僅能在一次次的合作過程中學習,面對失誤也只好當做課後補習費(謝若琳語)。


藝術做為公益/社福的資源整合中介

如果說三明治工是一專為社會企業或公益機構提供設計服務的工作室,或也並不全面。畢竟成員的藝術養成與社會理想,在工作室的成果個案與發展進程中,都隱而不顯地表示著「這不僅僅是設計」,而是更像是從藝術出發,串聯起設計與公益/社服,非單一目標的跨領域實踐——與藝術相關但又不完全是藝術,除接案合作外,同時也是串聯各種資源,藉以開創更多對助公益/社服機構有利之合作模式的創意發想工作。對此工作室在成立滿週年之際,於「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策畫的成果展覽——「三明治工實驗室」無疑正是一鮮明的實踐案例;即便展覽的主要目標設定在工作室的成果展現,但以「實驗室」為名的展覽現場又無處不體現著各種當代藝術的巧思,與造型語言的開創。對於工作室的未來,除持續精進本益管控以求「三明治工」的永續發展,成員們更希望能將業務範疇拓展成為四個面向,除現有的工作室、以公益創新為目的的「實驗室」、開發公益產品,以及一個著重推廣公益性質的展演空間。而即便目前工作室不愁案源匱乏,但誠如前文所述,與公益/社服機構的合作酬勞相對較低,故而僅能透過大量接案來平衡收支,也因此目前僅有李萬鏗與謝若琳兩為全職員工的「三明治工」,現前最為迫切的困境即是工作人力的缺乏,「有時甚至忙到連睡眠都想發包」(李萬鏗語)。面對「三明治工」的營運現況,對於三位原始成員而言恐怕都是始料未及的,比起具體規畫準確築夢,實際上更像是一路撿拾糖果,然後不斷地思考手上的糖果們可以如何轉化成何種價值。也因此當筆者問到工作室的長期願景,成員沉默了好段時間,李萬鏗才勉強答道:「其實我們還沒想到,不好意思啊~!」




(原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2014年七月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