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我們.一起打造了一座工廠: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藝.社后」計畫啓動























台北汐止區的工業發展起源於茶葉、林木與礦產開發,而在現代化後基於與台北都會區的臨近關係,汐止開始逐漸轉型為住宅與工業同時兼容的衛星都市,然而1987年的琳恩風災,1997年溫妮風災以及著名的「林肯大郡倒塌」事件,乃至新北市史上最嚴重的大型水災——2001年的納莉風災後。水患導致的生活品質下降使得汐止區的繁華程度開始急速下滑。而千禧年之後長達十年的水利工程,終於使得汐止不再擔憂水患侵襲,這是否意味著一個都市的復蘇時刻或許已經即將到來?對此長期關懷汐止在地發展的「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在近年於汐止的社后工業區中,選用了一座已停用的金屬加工廠為基地,並以十年為期制定了「駐藝.社后」這一藝術與社區合作計畫。計畫選用了該廠區原本的三層樓高行政建築作為駐村工作室,並於2011年開始招募駐村藝術家與單位。目前已經有八位當代藝術家與兩個單位在此進駐,分別為:郭慧禪、李昀珊、葉怡利、廖堉安、駱麗真、吳尚霖、楊培君、闕巧涵,以及文化研究單位「福室繪」與「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而空間規劃方面,建築的二、三樓將全數釋放給藝術家語文史研究者進駐使用,而一樓則維持著完整的開放空間以供展演、講座、工作坊等活動的舉辦;故除了提供展演功能外,也是進駐者與週邊民眾的交流場域。

而在基金會的長期打底工作後,月前該建物內終於舉辦了首次的正式展演——「我們.一起打造了一座工廠」,與此同時也規畫為期四天的開放「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與駐地藝術家導覽。該展覽由銘傳建築系教授褚瑞基擔任策展人,且在駐村期間進駐者們已經先在策展人的帶路之下,深入社后工業區週邊的大街小巷,進行對於地方文史、產業現況發展等考察。正因為展前的前置作業確實地帶給了藝術家們不同的體驗,故而參展的六位藝術家除了延續自身既有的美學語言,並於工作室中創作新作,同時也有不少直接以「社后」為命題的作品發表。如郭慧禪的作品《發現水返腳》,即是以駐村工作室的門口為拍攝場景,並藉由影像輸出、動畫,輔以蠟筆、色鉛筆的塗抹,藉以反應其所感受到的社區邊緣處境。而楊培君除了展出一系列繪畫作品,也已當地的塑膠材料與編織技術製作了一件名為《向社后致敬》燈光裝置。李昀珊《延》除了使用了其慣用陶做技術製作了八組貌如鵝軟石的「時鐘」,同時更在展呈手法上直接利用了展場的窗戶,形成與空間的對話關係。而闕巧涵與葉怡利的系列繪畫與裝置作品,無非都也反映著創作者在社區駐村後的美學轉向。而廖堉安提出的繪畫四連作《社后轉印站》,除了架上繪畫的創作形式外,藝術家也在社區間來回穿梭尋找各種可能的繪畫底材/題材,也大量的使用了現成物裝置與畫作對話。而在展覽開幕後的未來十年,基金會仍會藉由持續策畫更多藝文活動,除了活化社區,也希望藉此吸引外地觀眾;並與藝術家與相關學者攜手,共同為工業區的轉型與活化而持續努力。




(原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2014年二月號)

沒有留言: